2007年6月29日下午,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教授来我司举办了一场题为“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旨在加强绿城设计与建筑高校的交流与联系,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研究水平。
首先,王竹教授的博士生王超先生通过MVRDV的建筑概念展和对他们实验性建筑的思考以及可乐瓶房子事件作为引子,对先锋-“实验建筑”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归纳出他们的艺术特征,反思他们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消极的作用,提出“每一项实验性的建造都应有明确的创新目的,无论是艺术的、人性的还是技术的”。从而引出王竹教授的讲座主题,用黄土高原窑居生态住区实例来解读。通过实验而创新,其成果通过社会检验而进步的过程。
王竹教授的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建构”,第二部分为“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实践”。
在第一部分阐述的理论研究中,王竹教授引入生物科学中的基因与神经元网络的理论,建立地区基因库和评价系统模型,从新的理论角度来理解文脉的概念,把对地区建筑认识从概念的阐述引申到科学的量化研究,系统介绍了绿色窑居理论研究的各项方法。
随后,王竹教授介绍了理论研究的实践成果。陕北枣园的绿色窑居。从前期的调研各项科学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找到其优势基因,剔除劣势基因,同时利用其他专业的研究成果,综合系统的解决了窑洞的各项不利因素,实现了从原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窑居的转变。这个示范点完工已六七年时间,受到了专家、领导和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陕北枣园绿色窑居的实验,是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对一定材料和技术的熟练使用,将一定技术与材料在建造的层面加以整合,以实验性建筑的形态出现,并以数据的方式对实验加以归纳总结,从而使其具有推荐性和扩展性的设计依据。
王竹教授的讲座采取互动模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思路,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探索精神。大家踊跃发言提问,会场气氛活跃。
文章来源:gad 文章作者:黄昱
分享到: